圖源:臺灣《聯(lián)合報》
國民黨團今天在臺立法機構會提出公決案,要求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下臺負責,并成立調閱委員會厘清事故,遭民進黨多數(shù)封殺。隨后在議場外召開記者會。圖源:中時新聞網(wǎng)
此次臺鐵太魯閣號意外,造成許多臺灣民眾不幸罹難。國民黨第一時間,提案要求成立法機構會層級的調閱委員會,無奈仍不敵民進黨以人數(shù)優(yōu)勢遭到否決。對照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先前受訪時表示不反對成立調閱委員會,卻又于“院會”表決時投下反對票。民進黨此舉無疑是說一套、做一套,玩兩手策略。
或許民進黨可以說國民黨的提案包含其他要求,以至于民進黨團無法同意。但如果民進黨黨團是站在民意的一方,也認為太魯閣意外,行政部門有檢討改進的空間,民進黨大可自己提案成立調閱委員會。顯然,執(zhí)政的蜜果與誘惑,讓民進黨“立委”只專注在扮演民進黨的表決部隊,而忘記自己同時也具有反映民意、為民喉舌的“民意代表”身分。讓民主倒退至民主失靈,甚至是民主崩壞。
民進黨執(zhí)政以來,濫用立法機構多數(shù),造成民主失靈的案例不勝枚舉。從開放萊豬進口到疫苗調閱小組,每一次都是用執(zhí)政優(yōu)勢,先在網(wǎng)絡帶風向,將公共議題導向政治斗爭,再利用國會人數(shù)的優(yōu)勢,逃避每一個公共政策辯論與監(jiān)督的機會。此次,太魯閣號事故,執(zhí)政黨的危機處理方式亦是如此。蔡英文第一時間的反應竟然不是道歉,而是要大家“厘清真相以前不要有過度的揣測與指控”。蔡英文危機處理的起手式,無疑就是要杜絕外界對民進黨當局的檢討與責難,撇清行政團隊可能要負的行政與政治責任。
但是,蔡英文可能沒有意識到,此次事件不論是死者或傷者,搭乘的都是公營的臺鐵列車,而肇事工程與承包商,也都是在執(zhí)行臺鐵的委外工程。上從設計、監(jiān)工,下至執(zhí)行、防護,都與臺鐵脫不了關系。且后續(xù)的數(shù)據(jù)也顯示,臺交通主管部門與臺鐵局在整件事上最少都有督導不周的缺失。臺灣民眾不禁要問,難道50條人命,200多人輕重傷,都無法喚起民進黨的良知?難道民進黨認為太魯閣號意外不需要成立調閱委員會嗎?
許多花東人都在問,難道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有這么難嗎?有更多人也都在問蔡當局,難道一個公正客觀的事件調查檢討報告有這么難嗎?臺立法機構7日的議程邀請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針對太魯閣號事件進行專題報告,但通篇報告都只咎責包商,將事故導向意外,對交通部門負責人、臺鐵局應負的責任只字未提。雖然民進黨最后礙于輿論壓力,同意在交通委員會中成立調閱小組。但民進黨版的提案卻未清楚載明調閱小組運作的日期,難取信民眾民進黨有意愿追求真相、絕不卸責的決心。
林佳龍近日在臉書表示,自己是先為一個人,才是臺交通部門負責人。言下之意,林佳龍認為此時同理心遠比戀棧權位來得重要。然而,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行政官僚以及民進黨“立委”似乎沒有同理心,否則為何只怪國民黨斗爭,而不主動要求臺行政機構?如今,臺灣民眾只希望民進黨“立委”不要忘記自己也是先為一個人,才是民意代表。倘若民進黨“立委”真認為國民黨提案包藏禍心,那么就請民進黨黨團也負起同是選區(qū)民意代表的職責,用在野時期監(jiān)督國民黨的力道,監(jiān)督行政機構。切莫再上演表忠的政治秀,否則恐難保下次選舉不會跟蔡英文一樣走入歷史!(作者為臺“立法委員國會辦公室”主任 黃世安)
來源:中時新聞網(wǎng)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97769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