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CVN-70)航母在南海巡航,執(zhí)行印太自由開放任務的數據畫面。(美國海軍)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8日報導,最近的研究顯示,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從去年起,不僅將穿越南海的次數增加,也將航路和演習模式變得更復雜,也更難捉摸。防務專家說,這些改變可能顯示,美國航母打擊群想出新對策,以因應相關區(qū)域可能出現的任何突發(fā)事件,如解放軍可能攻擊臺灣,或是因南海主權爭議爆發(fā)沖突等。
美國“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CVN-70)航母打擊群,還有“埃塞克斯”號(USS Essex,LHD 2)兩棲戰(zhàn)備群(ARG)15日完成在南沙群島附近的5天聯(lián)合演訓。據北京大學旗下智庫《南海戰(zhàn)略態(tài)勢感知計劃》(SCSPI)說,美國海軍2022年的海上演訓時程比去年提早了兩星期。
“南海戰(zhàn)略態(tài)勢感知計劃”主任胡波告訴央視,以往美航母在南海的主要任務是威懾。近兩年,尤其是2021年,它們在南海的行動,內容愈來愈多、愈來愈豐富、愈來愈復雜,是從演練、威懾,巡航到一般跟其他國家聯(lián)合訓練,一系列全頻譜的行動。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此外,他強調,美軍航母從2021年起,愈來愈重視菲律賓群島間的通道,進出南海時,使用臺灣和菲律賓間巴士海峽的頻率反而在降低,這其實是在演練極端情況下,航母打擊群的生存和作戰(zhàn)應用,實戰(zhàn)演練的意味顯著加強。
據《央視》報導,導航紀錄和衛(wèi)星影像顯示,美國航母打擊群在進入南海途中,往往會通過菲律賓群島間,如巴拉望(Palawan)省外的巴拉巴克海峽(Balabac Strait)等狹窄水道。而美國海軍證實,“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上周二是從巴拉巴克海峽進入南海,和“埃塞克斯”號兩棲戰(zhàn)備群會合。
臺灣海軍前艦長、軍事專家呂禮詩說,美國航母打擊群似乎設法想出新對策,以因應解放軍意在阻止外軍干預臺海和南海沖突的反介入戰(zhàn)略。他認為,美國海軍在設法避開中方設在美濟礁,渚碧礁和永暑礁上的超視距(OTH)雷達系統(tǒng)。
呂禮詩指出,由于超視距雷達在監(jiān)視來自群島的物體上有限制,因此美國海軍得以利用菲律賓的地理特性,接近南海,并出其不意,突然出現在解放軍沒料到的地方。而“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有驅逐艦、巡防艦,潛艦和補給艦,新戰(zhàn)略要讓戰(zhàn)艦在群島間航行,美國海軍就需要提升航行技能。
另一方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海事安全專家許瑞麟(Collin Koh)則指出,美國海軍加強利用較不為人所知的替代航線,可以降低戰(zhàn)艦航向的可預測性,同時也提高了如在承平,還有臺海等地出現突發(fā)事件時作戰(zhàn)和戰(zhàn)略的彈性。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97769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