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7月21日電 題:一曲《黃河》天下驚 鋼琴家殷承宗82歲“再續(xù)傳奇”
作者 王笈
7月20日晚,上海交響音樂廳高朋滿座。在觀眾期待的目光中,82歲的著名鋼琴家殷承宗走上舞臺,再次演奏起他的經典名作——鋼琴協奏曲《黃河》。
此時距離1970年《黃河》首次公演已過去50多年,殷承宗難掩激動與自豪。“那時候(指《黃河》創(chuàng)作時期)中國很窮,我們在《黃河》的第二樂章加上了中國國歌,想著中國一定要‘站起來’?,F在演奏到這里,心境不一樣了——中國已經‘站起來’了。”
鋼琴協奏曲《黃河》取材于由冼星海、光未然聯合創(chuàng)作的歌曲《黃河大合唱》,是中國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史上第一部鋼琴協奏曲。此曲因華麗的技巧、史詩般的敘事、強大的感染力引發(fā)強烈反響,在全球50多個國家被播放和演出過,可謂“一曲《黃河》天下驚”。
1969年,包括殷承宗在內的6位作曲家組成了《黃河》創(chuàng)作組,一行人決定在下筆前先去親眼看一看黃河。據殷承宗回憶,當時探訪黃河十分艱苦,“我們帶著行李,步行從瀑布一直走到延安,一路上看到了很多黃河的景象,聽到了很多故事。年輕人沒什么顧慮,也有一種使命感,想讓中國觀眾聽懂鋼琴,用鋼琴說出中國人的故事,所以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把學到的東西都用上了?!?/p>
在殷承宗看來,中國作品的創(chuàng)作一定要有“根”,這個“根”就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拔胰W習了很多中國古曲和京劇,《黃河》里也有中國傳統音樂的元素。中國的鋼琴學派一定要有自己的作品,才能形成真正的中國學派,‘讓鋼琴說中國話’?!?/p>
為了在鋼琴事業(yè)上得到進一步提升,殷承宗后遠赴美國。初來乍到,一切“從零開始”,經紀人甚至不允許他在當地演奏中國曲子。他曾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坦言,自己到美國就是為了演奏,“我想在西方介紹中國的鋼琴藝術”。
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殷承宗只能“徐徐圖之”。半個世紀,上千場演出,殷承宗以強烈的創(chuàng)作激情和執(zhí)著的藝術追求,讓《黃河》歷久彌珍。中國樂曲也越來越得到海外觀眾的認可。
久居海外,思鄉(xiāng)情切。耄耋之年,殷承宗終于回到故鄉(xiāng)廈門,現定居在美麗的鼓浪嶼。盡管有些耳背了,但殷老的身體還算健朗,每天堅持練琴四五個小時。他說,年紀越大,越要練琴,不然機能就減退了。
“其實早就想回國了,因為我的‘根’在這里,很多我想要創(chuàng)作的東西,要在這里才能完成。”殷承宗覺得,自己現在回來也不算晚,趁著身體好,他還想為中國的鋼琴事業(yè)做更多事情。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97769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