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斷橋感懷
■汪黃飛
在軍校培訓(xùn)期間,學(xué)校組織我們赴丹東參觀見學(xué)。最令我難忘的,便是鴨綠江斷橋。
這座橋始建于1909年5月,于1911年10月建成通車,橫跨鴨綠江兩畔。最初,它是日軍為掠奪我國資源強行修建的鐵路橋,見證了近代中國被欺凌的苦難歷史??姑涝陂g,中國人民志愿軍由此跨過鴨綠江,這座橋便成為我軍跨江作戰(zhàn)和運輸物資的“生命線”。美軍為切斷我軍后勤補給,出動飛機日夜不停對大橋進行轟炸。最終,此橋僅剩四孔殘橋屹立至今,被稱為“鴨綠江斷橋”。
下午,淅淅瀝瀝落起小雨,霧氣籠罩江畔。我撐傘登上斷橋,滔滔江水從我腳下流淌而過。橋身被漆成深沉的鐵灰色,盡頭處,是四分五裂的鋼片、扭曲變形的鋼梁、遍布四周的彈坑彈痕……一切都在無聲訴說著那段艱苦悲壯、光輝厚重的歷史。
遙想當(dāng)年,先輩們就是從這座橋上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以“鋼少氣多”戰(zhàn)勝“鋼多氣少”。他們用滿腔的赤誠和熱血,以不怕犧牲、戰(zhàn)斗到底的血性膽氣,譜寫了一部悲壯崇高的愛國史詩。
70多年過去了,鴨綠江變得熱鬧起來,各類船舶往來不斷,岸邊樓房鱗次櫛比;可鴨綠江又沒變,走過艱難歲月,見證炮火硝煙,它仍在奔流,永不停歇。
我想起參觀抗美援朝紀(jì)念館時,正門那座毛澤東同志和彭德懷同志緊緊握手的巨大雕像,身后“抗美援朝 保家衛(wèi)國”8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革命先輩們用智慧和果敢、犧牲和奉獻,為中華兒女贏得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寧。先輩雖已遠(yuǎn)去,可他們的理想信念永遠(yuǎn)如燭火照耀在前方;他們用生命護衛(wèi)的山河,會被一代代軍人放在心里、扛在肩上。
天色漸暗,江面上穿梭的游輪蕩起圈圈漣漪。岸邊有人群不斷涌向斷橋,江邊路上,潮水般的車流聲中夾雜汽笛聲,好不熱鬧。斷橋上,游客們倚在欄桿邊或拍照留念,或與遠(yuǎn)方親友視頻通話,分享這難得的風(fēng)光。
這時,有幾輛大巴停在路邊,下來一群老年旅客。他們步履蹣跚,花白的頭發(fā)被晚風(fēng)吹起。走上斷橋,有些老人竟紅了眼眶。我想,不知道他們其中,是否有抗美援朝老兵故地重游?當(dāng)老英雄看到這里如今熱鬧祥和的景象,一定會由衷感到欣慰。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97769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