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京4月19日電 (記者 朱晨曦)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18日在日本長野縣輕井澤閉幕。本次外長會是G7峰會前日本主場外交的重頭戲,也是5月G7廣島峰會的“熱身”和“預演”。
G7外長會當日發(fā)布聯合聲明,文中開頭第一句便提及G7的“團結”。在本次G7外長會上,東道主日本將“地區(qū)性挑戰(zhàn)”列為首要議程,將歐洲安全和亞太安全“捆綁”,大肆炒作中國臺灣問題。然而,在美國監(jiān)聽盟友丑聞持續(xù)發(fā)酵、日本強推核污水排海計劃、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再倡“歐洲獨立”等多重背景之下,分析認為,盡管會議高唱“團結”,卻難掩各成員已經“貌合神離”的現實。
“G7已無法形成合力,聯合聲明難以產生作用。”旅日學者、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前特任教授劉慶彬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全球化時代,七國集團固步自封,搞“逆全球化”必將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
身為東道主,本次外長會上日本將歐洲與亞太安全“打包”,列為首要議程。據報道,一名日本外務省官員談到G7外長會時說:“歐洲的安全和印太地區(qū)的安全不能分開討論。”然而,在G7外長會前夕,針對臺海局勢,法國外長科隆納強調法國對臺灣問題的立場“沒有改變”。近日,馬克龍在結束訪華后也表示,歐洲不應卷入臺海危機,必須加強戰(zhàn)略自主性,頂住成為“美國追隨者”的壓力。
“日本雖然是本次會議的東道主,但不要以為歐洲就能給日本面子?!眲c彬認為,雖然G7成員國對地緣變化表示關切,但關于臺灣問題,歐洲和美日持不同態(tài)度。
盡管日本希望盡可能協(xié)調各成員國訴求、對外展示團結形象,但G7國家在一些問題上分歧明顯。值得一提的是,G7氣候、能源和環(huán)境部長會議16日發(fā)表聯合聲明,日本經濟產業(yè)大臣西村康稔稱,福島核電站退役工作包括核污染水排海方面的穩(wěn)步進展將受到歡迎。德國環(huán)境部長萊姆克卻當場反駁,尊重日方在福島核事故后所做的努力,但不能歡迎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此外,本次G7外長會凸顯日本國家戰(zhàn)略轉型正在進入新的“活躍期”。劉慶彬表示,日本大篇幅抹黑中國,不顧中方關切頑固挑動涉華議題,其目的是推進日本多年來一直呼吁的聯合國改革和安理會改革,以“重塑”國際秩序,提升自身的存在感。
七國集團作為美國和西方國家拉起的“小圈子”,在國際社會中的代表性已引發(fā)廣泛質疑。在G7外長會期間,日本發(fā)生抗議活動,打出“反對七國集團”“不要戰(zhàn)爭”等標語。據媒體報道,有抗議者在現場表示,作為只在發(fā)達國家舉行的會談,七國集團本身的目標是有問題的。“這些代表聚在一起,談論那些較貧窮國家的狀況,對七國集團的作用表示質疑?!?/p>
事實上,G7作為曾經的“富國俱樂部”已然風光不再,對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影響力有限。劉慶彬指出,“G7已成為少數國家的‘興趣俱樂部’,各成員充其量只能在里面‘吊吊嗓子’,不能代表國際社會的共同聲音?!眲c彬說。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97769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