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進口雞蛋因到期遭銷毀,臺當局農業(yè)部門代理負責人陳駿季11日在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表示,建立雞蛋庫存有其必要性,相關雞蛋消耗是維護糧食安全的代價。(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因應缺蛋,臺當局農業(yè)部門砸數(shù)億自海外進口超過1.5億(新臺幣)顆雞蛋,除了食安風波未解,甚至還有民間自行進口6000萬顆雞蛋,導致庫存進口蛋釋出不順面臨即期銷毀,雙重浪費。代理臺當局農業(yè)部門負責人陳駿季昨日針對雞蛋進口擬采降低關稅的說法,一改陳吉仲的堅持臺當局主導進口蛋做法,顯然是“仲規(guī)季不隨”。
3月的短期項目進口政策猶如趕鴨子上架,當時千萬顆雞蛋逐漸消弭黑市價格,壓低本土蛋價,臺灣民眾為本土蛋價走低高興時,雞農則無利可圖。島內雞蛋畜牧政策完全亂了套。
急就章政策必有出包的一天,臺“畜產會”合作貿易商的資格受質疑、巴西蛋藥殘不符標準、有效期錯標、混蛋流入市面等爭議接踵而至,進口蛋從單純的滿足臺灣民眾需求,演變成令人心驚的食安風暴,民眾對進口蛋信心大失,蛋價甚至重回3月缺蛋時的歷史高點,雞蛋產銷失調又回原點。
最讓臺灣民眾不滿的,便是5400萬顆即期蛋面臨銷毀,陳駿季昨日備詢坦言,民間業(yè)者自行進口6000多萬顆蛋,影響庫存蛋難釋出,強調過期進口蛋堆肥實屬非戰(zhàn)之罪。然而面對“花大錢進口堆肥”,臺當局農業(yè)部門仍難逃大撒幣批評。
陳駿季接任后,先是發(fā)布新聞稿承認臺當局農業(yè)部門在項目進口上監(jiān)督不周,與陳吉仲面對外界質疑與批評便膝躍反射的回擊截然不同;在進口雞蛋策略上也改采調降關稅讓業(yè)者自行進口調節(jié)的措施。雙陳做法不同,究竟是陳駿季不愿擔下陳吉仲的爛攤子,還是想撇清責任,大家都在看。(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97769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