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晚,有民進黨支持的學生帶頭闖進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并占領議場,阻撓《兩岸服貿協議》在臺立法機構通過,被島內稱為所謂“太陽花學運”。該運動導致《兩岸服貿協議》審議叫停,使臺灣服務業(yè)失去了布局大陸的先機,失去進一步發(fā)展的契機,還影響了當年島內“九合一”地方選舉與2016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使民進黨不僅贏得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還成為當時在立法機構的第一大黨,同時掌握執(zhí)政權和立法權,更加肆意推行“臺獨”路線,兩岸關系也急轉直下。
香港《大公報》整理出“太陽花學運”釀出的惡果:
惡果一 綠營大肆播“獨”
2014年,當時“在野”的民進黨通過煽動大批年輕人反對實施《兩岸服貿協議》,從而掀起“太陽花運動”,在島內營造“反中”氣氛,塑造“只有民進黨才能保臺”的形象,而國民黨在這次運動中氣勢大減,導致2016年選舉大敗,民進黨不僅贏得執(zhí)政權,還成為立法機構第一大黨,大肆推動“臺獨”路線,破壞兩岸關系。
惡果二 臺服務業(yè)失去先機
島內市場狹小,而《兩岸服貿協議》有利于臺灣服務業(yè)開拓大陸市場、擴大業(yè)務,但“太陽花運動”使兩岸服貿協議擱置至今,臺灣服務業(yè)未能把握進軍大陸的先機,以致發(fā)展緩慢,從業(yè)人員普遍低薪。
惡果三 兩岸人員交流減少
在兩岸交流的高峰時期2015年,有超過418萬人次陸客赴臺,助推臺灣當年的境外旅客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上臺后,兩岸關系生變,陸客赴臺人數銳減,2021年僅1萬多人次。到2023年,即使新冠疫情解封,也只恢復到約22.6萬人次。在臺陸生也從2016年的近4.2萬人驟減為去年的4651人。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97769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