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綜合臺媒報道,賴清德日前在“團結十講”的第四講中,談到臺軍人福利時,提出請交通主管部門再去接洽,未來臺軍人登機之后,如果發(fā)現(xiàn)飛機商務艙仍有空位,應該要自動升等;此話一出,引發(fā)各界爭論。
臺媒圖
從7月1日起,臺軍只要在島內(nèi)機場搭乘島內(nèi)航空國際線航班,出示軍人身份證,本人即享有“優(yōu)先登機”禮遇服務,島內(nèi)航空全表示支持。賴清德1日晚間在“團結十講”提到,除了優(yōu)先登機,也會請交通主管部門與航空公司接洽,若商務艙有空位,可提供軍人自動升等服務。此話一出,立刻讓航空業(yè)炸鍋。各航空公司不解實務上要如何操作,只能低調(diào)回應“研擬中”。
有航空公司主管直言“傻眼”,目前還沒有接到官方告知,但是怎么升?官士兵誰能升?會員權益怎么辦?賴清德這球恐怕沒人敢接。另名主管則說,“若當局愿意買單,航空公司會很歡迎!”不過多數(shù)軍人久久才離臺一趟,不如給更實質(zhì)的反饋,例如車票、餐廳保證訂得到,米其林餐廳免排隊,同樣能照顧到軍人。
藍營民意代表王育敏強調(diào),賴清德呼吁商務艙若有空位幫軍人升等,這是口惠而實不至,到底有多少航空公司配合?多少航班有空的商務艙可以升等?[新聞]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也直言,賴清德提出的軍人免排隊搭車、有空位可升等商務艙等政策不切實際,“軍人真的稀罕你這些嗎?”并大酸,干脆讓軍人搭乘“空軍一號”,反正平時也閑置未使用。
臺媒圖
拿商務艙利誘年輕人從軍?
臺軍退役將領李貴發(fā)3日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指出,賴清德一方面批評在野黨凍結或刪減防務預算影響安全,另一方面承諾提升軍人福利,反映出在當前臺海局勢緊張的情勢下,行政當局對兵源不足已有警覺。
李貴發(fā)表示,行政當局雖強調(diào)增加軍人待遇與福利,但對年輕人從軍意愿的提升實質(zhì)幫助有限。其主因并非薪資或福利,而是來自臺海局勢的不確定與高風險。李指出,民眾普遍理解兩岸之間并非無可避免地要進入戰(zhàn)爭,若能避免沖突,年輕人自然會對軍職抱持不同態(tài)度。但目前兩岸政治氛圍緊張,民進黨的政策立場有激化對立的風險,這反而讓青年對軍旅生涯感到遲疑。
對于賴清德提及在野黨刪減預算的批評,李貴發(fā)認為,事實上近年防務預算年年增加,且連年創(chuàng)新高,這讓賴清德的說法難以引起社會共鳴,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
針對賴當局釋出提高福利的訊號,李貴發(fā)認為這也顯示臺當局對募兵困境的危機感。他指出,單靠如商務艙升等、優(yōu)先登機等優(yōu)待措施,難以真正吸引年輕人從軍,因為“待遇只是其次,風險才是關鍵”。
李貴發(fā)強調(diào),軍人本就需有上戰(zhàn)場的準備,但關鍵在于“為誰而戰(zhàn)、為何而戰(zhàn)”。他回顧歷史指出,抗日戰(zhàn)爭期間青年愿意從軍,是基于對國家存亡的共識與信念;但如果兩岸沖突的發(fā)生只是因政策選擇缺乏避戰(zhàn)空間,難以獲得民眾支持,則難以凝聚軍心與士氣。[新聞]
賴清德與徐巧芯。(合成圖/臺媒)
藍營民代徐巧芯直酸賴清德是“造謠十講”,她2日發(fā)文辟謠指出,打臉一:賴清德還在講嘉義無人機園區(qū)預算被凍結50%的事情,但是民意機構6月25日已經(jīng)將此筆預算解凍,賴清德竟然完全不知道,到了7月1日還在講這個議題。
打臉二:目前正進行測試的原型艦“海鯤號”約5億8000萬余元預算,藍白沒刪除,也沒有凍結。而臺防務主管部門編列的潛艦后續(xù)艦預算,藍白也一毛未刪,只先凍結一半、10億元,后續(xù)解凍需視海鯤號海測后決定,這部分得到顧立雄承諾,以及包括藍白及民進黨民代簽名同意。目前遭凍結的近900億元防務預算,除了潛艦后續(xù)艦預算外,其余已全數(shù)解凍,并沒有賴清德所說的藍白擋預算。
打臉三:賴提到藍白刪凍防務預算史上最高,事實上只刪除46.8億元,其中的45.7億元、97%是出自向美方購買無人機的“獵鴞項目”,因美方報價錯誤,原先報價55至60億元,突然報到115億元,防務主管部門最后將報價修正,基于財政紀律,民意機構將多報的預算刪除,也符合相關審查原則,而最后投下關鍵一票的就是綠營擔任“召委”的王定宇,這點賴清德竟然不知道,還將刪防務預算的帽子扣在藍白身上。
打臉四:今年的防務預算統(tǒng)刪的總額為84億元,扣掉向美方購買無人機、多報預算的45.7億元,實際刪除的防務預算金額僅38.77億元,在4760億元的防務預算中只占了0.08%。賴當局今年編列的防務預算創(chuàng)史上最高、刪除卻是史上最低,在野黨并沒有不支持防務安全,何來藍白擋防務預算?
打臉五:關于臺電,臺電近年累積的虧損明明是因為俄烏戰(zhàn)爭導致能源價格飆漲,發(fā)電成本增加所致,賴清德卻將責任推給疫情,疫情那幾年臺電明明就有盈余,公司還賺錢,這又是賴清德的造謠。且近年臺當局已經(jīng)補貼臺電3000億元,仍然漲了3次電費,卻持續(xù)虧損,這次賴清德說要再補貼臺電1000億元,仍然可能會再漲電價,“目前臺電的財政就象是無底洞一樣,填都填不滿,就算未來再補貼幾千億,我看都填不滿這個大坑!”
徐巧芯直言,賴清德的“團結十講”,其實就是“分裂十講”、“造謠十講”,從防務到電力都是在說謊,造謠無極限,就是我們看到賴每天在做的事。[詳細]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977696.cn